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開卷] 鄰家女孩

「記得當時我心想,幸好不是我
「我若是願意,甚至可以加入他們」
「這個念頭一起,我就已經擁有欺負她的權力了」
                                                                                      --傑克凱琛《鄰家女孩》



《鄰家女孩》的故事改編自六零年代,一樁發生於美國的真實兇案,婦人葛楚協同他的兒女一起虐待一名寄宿於她們家的16歲女孩至死,除了葛楚一家,甚至連葛楚小孩的朋友都加入了施暴的行列,最令人唏噓的是,除了葛楚外,這群施暴者皆未成年!

這則兇案也曾被翻拍為電影《An American Crime》。記得當時看完這部電影的心情猶如上刑台,一面咬著下唇暗自憤怒,一面得忍受從精神上全面襲來的惡寒。

小說的描寫則稍有人性,透過一名鄰家男孩 --大衛的角度觀看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大衛的心態其實非常正常、正常到令人害怕,正常到令我想起自己,以及從前班上那些被當成箭靶的孩子。那些不受歡迎的孩子或許稍有一點不同,他們或許比較乏人照顧,比較不愛乾淨,學習較慢,或是常常出錯、出糗,根本不構成什麼惹人厭的要素,但他們就是被嘲弄著。

站在多數一方的我們也是這麼想的:幸好不是我。就算不曾加入欺侮的行列,但作為一個壁上觀者,那種優越且事不關己的心態也是相當難看的。



小學一年級時有件事,在我心底始終有點好奇,卻又不想了解。

小一班上有一個瘦小的女孩,人有點怪怪的、好像總是髒髒臭臭的,但是她運動很好,跑得很快,像風一樣,事實上她整個人也有點瘋瘋的。她似乎常常請假,她的眼睛裡好像總是佈滿血絲、身上好像也總有瘀青傷痕,因此班上的同學們都有點怕她,或是不太喜歡她。然後從某天開始,她沒再繼續上學了,那也沒什麼,因為她好像總是在缺課。然後,導師某天悲慟地告訴大家,那位同學被她的母親打死了,所以以後再也無法和大家一起上課了。那個周末,全家人出遊坐在車上時,我和媽媽講了這件事,當時正在看報紙的她猛地翻到某一版說:「新聞有報耶」,我接過報紙,只覺得這件事被寫成了文字之後,有種好遠又好近的漂浮感...。


其實,上面提及的從老師公布消息至我看到新聞報導這一段,因為在我記憶中有種刻意被留下的感覺,反而使得這段記憶不是那麼真實,因此至今,我仍沒法確定這件事到底是不是曾真實發生過。我似乎還能想起這位同學的名字中有個「雅」字,甚至她的模樣,但是那之後的事情,我是真的無法確定了。而小二我便被分發到了新學校,當時的人事物更是無跡可尋了。



回到《鄰家女孩》。我看小說的時候完全無法將男主角愛慕的瑪姬與 Ellen Page (飾演電影中的被害人)連結,不過施暴者蘿絲倒是一直讓我想到凱薩琳基娜在戲裡的那副令人噁心的模樣。

就令人不安的程度來說,電影徹徹底底地贏過了小說200分吧。怕痛的人,看書果然還是比較好的選擇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