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別忘了

對新聞反感大概是從小就開始的
,就算年歲漸長也只會看影劇、體育、藝文消息(以及民生氣象)。但最近新聞上接連兩件事情讓我注意到了,並且很惹心煩。

一是台南男童割喉案。命案本身已夠悲劇,沒想到兇嫌迅速被逮捕後,竟揚言是因為「台灣現在殺一、兩個人,又不會被判死刑」想吃一輩子牢飯的他,還特地挑比較沒有抵抗力的孩童下手。

因為這件事,平息一段時間的「廢死 V.S. 反廢死」話題又被吵上版面。
但這問題不管從殺人償命或是人本的角度來看,都是無解。社會上種種制度看似是保障一切齒輪完美運轉的機制,但實則這整個體制還是不太自然,或許這麼說有點無限上綱了,但制度到底是憑什麼,它竟然能夠宰制我們的一生,讓我們戰戰兢兢地踩在制度的邊上,一面伸手撈別人的好處,一面又排頭為準向前看齊地接受來自各方的好評並兀自驕傲。

那天被老皮催稿的同時也討論了一下這個問題,發現我們兩個雖然都有各自的偏好,但都不願意輕易把話說死。看似立場模糊但實際上一旦決定了就不輕易動搖。我缺乏說服他人的能力,也沒有指責別人的權利,為了能夠安靜地思考,還是別說這話了。

以上都寫在2012/12/21之前,結果這天台灣就讓五名死囚伏法了。


另一則則是母校又一次上了新聞頭條。無論眾人心中如何評價,對於自己的學校能培養出這麼多在不同場域擁有說話自信和能量的學弟妹,實際上還是有點驕傲的,即使我從來不覺自己曾經融入這個學校過,或者夠格代表這個學校過。

我想自己是個習慣活在體制下的人,為了不節外生枝總會想挑最方便的路走,因此也就越來越不習慣為難自己,「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是我堅信社會和諧的根本,類似我偶像老子的小國寡民,就著這一點,我可以說自己是個十足尊重階級的人。所以當新聞剛爆發,大家紛紛用正義、善良的角度去聲援學生時,我其實對此感到反感,我想「本份」這件事相當重要,因為自己就是這麼照著格子成長,所以看到別人若有任何脫離準則的舉動,心裡都會忍不住想要譴責一番。

尤其後來,這個「禮貌」事件被更多有心人士渲染之後,我討厭起整個社會的角度。彷彿弱勢本身已變成一種優勢,而在位當權者只要不夠慈祥偉大就是一種罪過。結果根本不是在討論當權者的無能或是實績,而是以道德標準展開攻擊。而學生本來的訴求,也被簡化成一個短命的火線話題,而非一個讓大眾延伸思考的公共議題。本來很單純的,但結果又漸漸變成了政治立場的角力,非藍即綠的台灣現狀,好像已經沒有容納其他想法的空間,而這現象好像也已滲透到各種社會角色裡。非Q則P,就是對立,勞方與資方、長輩與晚輩...,我們的國家好像就只能透過對立來維持活力了。

雖然我認為自己很活老百姓,但當有關於對學生不客氣的老腔老調批評時,我還是有股衝動想說:請聽聽願意說話的人們的聲音吧,這還不是革命,只是交流啊。只不過,希望我們都可以用更柔軟舒服的方式達成這件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